系所概況 Our about Since 2002 為迎合產業機電整合人才之需求,本校於民國 91年成立機電科技研究所,招收碩士班學生;隨後並於民國93年設立大學部,系所整合為「機電科技學系」,更於101學年度起招收博士班學生。103學年度本系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本系所之發展方向與目標,係配合國家政策、產業需求與技術發展趨勢而制定。本系規劃專業領域包含「精密機械」及「光機電整合」 為兩大核心領域, 使學生不但學有專精,並具跨領域的知識,期能強化學生之應變能力,以適應多元變化的明日社會。教學目標主要希望教導學生機電工程相關之基本原理與實務應用的專業知能,並訓練學生如何運用工具進行設計、執行、實作與驗證各項實驗,以培養解決機電工程上各種問題所需要的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歷屆系主任 第一屆系主任:葉榮木教授(任期:民國91/8-93/7擔任機電科技研究所所長;民國93/8擔任機電科技學系第一任系主任) 第二、三屆系主任:程金保教授(任期:民國94/8-100/7) 第四、五屆系主任:鄭慶民教授(任期:民國100/8-106/7) 第六屆系主任:楊啟榮教授(任期:民國106/8-109/7) 現 任系主任:陳順同教授(任期:民國109/8~ ) 教育目標 基於建立系統性的機電工程整合教學與研究目標,本系學士班及研究所之教育目標如下: 一、學士班培育具備理論與實作能力之機電工程人才。培育符合產業需求或教育專業之機電工程人才。培育具備人文素養、專業倫理及終身學習能力之機電工程人才。 二、研究所培育具備機電工程整合實務能力之專業工程師或研發人才。培育機電工程相關研究創新與產業應用之專業工程師或研發人才。培育具備人文素養、專業倫理及終身學習能力之專業工程師或研發人才。 核心能力如下:一、學士班運用數學、物理及機電工程知識的能力。設計與執行機電相關實驗,以及分析與解釋數據的能力。執行機電工程實務所需技術、技巧及使用現代工具的能力。設計機電工程系統、元件或製程的能力。執行計畫管理、有效溝通、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的能力。發掘、分析、應用研究成果及因應複雜且整合性工程問題的能力。認識時事議題,瞭解機電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重視專業倫理,履行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二、研究所機電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策劃及執行機電專題研究的能力。撰寫機電專業論文的能力。創新思考及獨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不同領域人員協調整合的能力。良好的國際觀。領導、管理及規劃的能力。終身自我學習成長的能力。 系所特色 本系以建立系統性的機電整合教學與研究為目標,發展以機電光整合為特色之前瞻技術, 規劃「精密機械」、「光機電系統」為兩大核心領域,透過學理講授與實驗研究,將機電光整合技術應用於機電系統設計與製造,培養學生具有完整機電科技概念與系統實務能力 。 研究領域為迎合產業機電整合人才之需求,本系擬定精密機械與光機電系統的重點技術,規劃以下之研究方向:1. 微 / 奈米機電系統:超精密加工、複合微製程技術開發、微致動器、微感測器、光學微機電、生醫微機電系統、雷射應用與微接合、奈米材料製程與應用等技術。2. 智慧型自動控制系統:智慧型控制、遠距控制、電腦數控加工、彈性製造與組裝系統、自動化生 產、機器人控制、 Fuzzy Control 、人工智慧、生醫訊號處理、影像訊號處理 等技術。3. 精密量測與感測技術:感測器研製與應用、光學感測元件製作、光電檢測、遙測與監控技術、機器視覺 、數位系統設計 等技術。4. 光機電整合系統:光電訊號處理、機電整合與電腦視覺、自動化控制與系統整合、光電元件開發 、伺服系統、精密成型技術 等技術。 未來進路在深造方面,畢業生可選擇至國內外大學博士班繼續進修。在就業方面,機電光整合為現代工程科技主流趨勢,學生未來就業市場非常廣且熱門,就業方向如下:• 精密機械、自動化生產、電子產業、光電與顯示器業、資訊軟硬體等產業擔任工程師或專業技術人員。• 3C 產業中之機電整合人才。• 技術密集之高科技產業之機電整合工程師。 交通資訊 機電工程學系系館位置本系所位於師大本部圖書館校區,機械大樓2樓 辦公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1號 機械大樓2樓 郵寄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 電話:(02)7749-3526 傳真:(02)2358-3074 搭乘捷運捷運:古亭站5號出口下車後步行約5分鐘 搭乘公車◎搭乘15、18、235、237、278、295、672、907、和平幹線至「師大站」或 「師大綜合大樓站」。